乱臣贼子
网页全屏
乱臣贼子
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
谜语:
安禄山父子
用法: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
近义:
逆臣贼子
感情:
乱臣贼子是贬义词。
辨形:
贼,右部是“戎”,不是“戒”。
例子:
有贼不讨,则故君不得书葬,新君不得书即位,所以防乱臣贼子,法至严也。(清 爱新觉罗 多尔衮《致史可法书》)
英语:
ministers or generals who rebel against their monarch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( rebels and traitors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忠君爱国
热度:
常用
拼音:
luàn chén zéi zǐ
解析:
旧时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风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坏国家统一;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。也作“逆子贼臣”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子孙后代, 子承父业, 子孝父慈, 子曰诗云, 子为父隐]
逆接: [没撩没乱, 扶危定乱, 雨零星乱, 禁暴诛乱, 兵荒马乱]
逆接: [没撩没乱, 扶危定乱, 雨零星乱, 禁暴诛乱, 兵荒马乱]
正音:
“臣”,不能读作“cén”。
繁体:
亂臣賊子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04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