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人工具

首页> 教育工具> 成语大全>

抱佛脚的意思

抱佛脚
网页全屏

bào fó jiǎo

抱佛脚


出处:

唐·孟郊《读经》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《黄经》。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慌忙应付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ㄅㄠˋ ㄈㄛˊ ㄐ一ㄠˇ

近义:

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

感情:

抱佛脚是贬义词。

例子:
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只可惜这些事实虽然有趣,演讲时用不着它们,该另抱佛脚。”

英语:

clasp Buddha\'s feet-profess devotion only when in trouble

字数:

三字

反义:

防患未然

热度:

常用

拼音:

bào fó jiǎo

解析:

比喻平时没联系,临时慌忙恳求,后比喻平时没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脚忙手乱, 脚踏两只船, 脚不沾地, 脚高步低, 脚心朝天]
逆接: [恫瘝在抱, 投怀送抱, 琵琶别抱, 痌瘝在抱, 左拥右抱]

繁体:

抱佛腳

结构:

动宾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