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面目
网页全屏
本来面目
出处:
宋 苏轼《老人行》诗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,本来面目常如故。”
谜语:
化装之前
用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人与事物。
年代:
古代
日语:
本来面目
注音:
ㄅㄣˇ ㄌㄞˊ ㄇ一ㄢˋ ㄇㄨˋ
近义:
真相大白、庐山真面目
感情:
本来面目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本”,不能写作“木”。
例子:
这一润色,留传固然留传了,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。(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》)
英语:
original(real,unmasked) appearance(character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涂脂抹粉、乔装打扮
热度:
常用
德语:
das wahre Gesicht
拼音:
běn lái miàn mù
解析:
本来:原来的;面目:面貌。原是佛教用语;指人的本性;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目无三尺, 目不给赏, 目不识书, 目空四海, 目眩心花]
逆接: [根深固本, 邦以民为本, 慈悲为本, 信以为本, 弃末返本]
逆接: [根深固本, 邦以民为本, 慈悲为本, 信以为本, 弃末返本]
正音:
“本”,不能读作“bèn”。
繁体:
本來靣目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1923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