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人工具

首页> 教育工具> 成语大全>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的意思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网页全屏

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

出处: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小菙则待笞,大杖则逃。”

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,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

近义:

小受大走

感情: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4回:“古人有云: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。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,当父母盛怒之时,以大杖加来,或受重伤,反使父母……”

字数:

八字

热度:

一般

拼音:

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

解析:

杖:用棍子打。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走骨行尸, 走壁飞檐, 走马灯, 走花溜水, 走马看花]
逆接: [鞋弓襪小, 一惊非小, 七老八小, 没大没小, 以大欺小]

繁体:

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

结构:

复句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