扑朔迷离
网页全屏
扑朔迷离
出处:
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”
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事情杂乱。
俄语:
не разбираться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ㄆㄨ ㄕㄨㄛˋ ㄇ一ˊ ㄌ一ˊ
近义:
眼花缭乱、虚无飘渺
感情:
扑朔迷离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扑”,不能写作“仆”。
例子:
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,不知我军主力所在。(杨至城《巧使敌人就范》)
英语:
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(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一清二楚
热度:
常用
辨析:
扑朔迷离和“眼花缭乱”;都有“不容易看清楚”的意思。但扑朔迷离偏重指客观事情错综复杂;“眼花缭乱”偏重指主观感受十分复杂;一时分辨不清。
德语:
verwickelt(konfus)
拼音:
pū shuò mí lí
解析:
扑朔:兔脚搔爬;迷离:兔眼半闭。原指难辨兔的雄雌;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。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;不容易看清真相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离蔬释蹻, 离奇古怪, 离心离德, 离世绝俗, 离本徼末]
正音:
“朔”,不能读作“shù”。
繁体:
撲朔迷離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28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