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时而动
网页全屏
相时而动
出处: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”
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ㄒ一ㄤ ㄕˊ ㄦˊ ㄉㄨㄥˋ
近义:
相机而行
感情:
相时而动是中性词。
例子:
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二章:“大丈夫相时而动,此所谓此一时,彼一时也!”
英语:
act when the right moment offers itself(adapt oneself to circumstances)
字数:
四字
热度:
一般
拼音:
xiāng shí ér dòng
解析:
相时:看准时机。观察对自己有利的时机而行动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动天地,泣鬼神, 动中窾要, 动心怵目, 动静有常, 动辄得咎]
逆接: [庄严宝相, 真人不露相, 诸法实相, 王侯将相, 人不可貌相]
逆接: [庄严宝相, 真人不露相, 诸法实相, 王侯将相, 人不可貌相]
繁体:
相時而動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88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