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干二净
网页全屏
一干二净
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
谜语:
三杯落肚;三四五六七八九十
用法:
联合式;作补语;形容十分彻底。
俄语:
нáчисто(без остáтка)
年代:
近代
注音:
一 ㄍㄢ ㄦˋ ㄐ一ㄥˋ
近义:
一尘不染、窗明几净
感情:
一干二净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净”,不能写作“静”。
例子:
从前学过的一点天文学知识,长期不用,早忘得一干二净。
英语:
thoroughly(root and branch; altogether; completely)
字数:
四字
法语:
parfaitement(faire place nette)
反义:
乌烟瘴气、肮肮脏脏、邋里邋遢
热度:
常用
辨析:
一干二净与“一尘不染”有别:一干二净多用作补语;“一尘不染”可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。
德语:
restlos(gründlich)
拼音:
yī gān èr jìng
解析: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净几明窗, 净盘将军]
逆接: [凭城借一, 背城借一, 参差不一, 万不失一, 良莠不一]
逆接: [凭城借一, 背城借一, 参差不一, 万不失一, 良莠不一]
正音:
“干”,不能读作“gàn”。
繁体:
一干二凈
结构:
联合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88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