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人工具

首页> 教育工具> 成语大全>

琅琅上口的意思

琅琅上口
网页全屏

láng láng shàng kǒu

琅琅上口


出处:

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
用法:

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。

年代:

近代

注音:

ㄌㄤˊ ㄌㄤˊ ㄕㄤˋ ㄎㄡˇ

近义:

抑扬顿挫、字正腔圆

感情:

琅琅上口是褒义词。

组合:

AABC式

辨形:

“琅”,不能写作“朗”。

例子:

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、三岁时,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,能诵得琅琅上口。(郭沫若《沸羹集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》)

英语:

can recite quite fluently(easy to pronounce)

字数:

四字

反义:

诘屈聱牙

热度:

常用

拼音:

láng láng shàng kǒu

解析:

琅琅:玉石相击声;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;也指文辞通俗;便于口诵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口耳并重, 口诛笔伐, 口出大言, 口不应心, 口尚乳臭]
逆接: [书声琅琅]

正音:

“琅”,不能读作“liáng”。

繁体:

瑯瑯上口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