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民更始
网页全屏
与民更始
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武帝纪》:“朕嘉唐虞而乐殷周,据旧以鉴新。其赦天下,与民更始。”
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ㄩˇ ㄇ一ㄣˊ ㄍㄥ ㄕˇ
近义:
休戚与共、除旧布新、与民同乐
感情:
与民更始是褒义词。
辨形:
“始”,不能写作“时”。
例子:
高阳《金色昙花》:“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,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,与民更始之后,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,作为‘宣统皇帝’与‘天下臣民’的约法。
英语:
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(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高高在上、横征暴敛、鱼肉乡里
热度:
常用
拼音:
yǔ mín gēng shǐ
解析:
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。指除旧布新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始作俑者, 始终不易, 始乱终弃, 始终一贯, 始料所及]
逆接: [目窕心与, 多许少与, 时不我与, 色授魂与, 岁不我与]
逆接: [目窕心与, 多许少与, 时不我与, 色授魂与, 岁不我与]
正音:
“与”,不能读作“yù”;“更”,不能读作“gèng”。
繁体:
與民更始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230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