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声鼎沸
网页全屏
人声鼎沸
出处: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》:“一日午后,刘方在店中收拾,只听得人声鼎沸。”
用法: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人声嘈杂。
俄语:
наполненный шумом голосов
年代:
古代
日语:
人声(ひとごえ)が沸き立つ
注音:
ㄖㄣˊ ㄕㄥ ㄉ一ㄥˇ ㄈㄟˋ
近义:
震耳欲聋、人欢马叫
感情:
人声鼎沸是中性词。
辨形:
“鼎”,不能写作“顶”。
例子:
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,人声鼎沸。
英语:
a confused noise of voices
字数:
四字
反义:
鸦雀无声、万籁俱寂
热度:
常用
拼音:
rén shēng dǐng fèi
解析:
鼎沸:鼎水沸腾;原比喻形势不安定;现比喻声音嘈杂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;就象煮开了锅一样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沸天震地, 沸反连天, 沸沸扬扬, 沸反盈天, 沸沸汤汤]
逆接: [达官贵人, 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, 天相吉人, 一语中人, 欺天罔人]
逆接: [达官贵人, 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, 天相吉人, 一语中人, 欺天罔人]
正音:
“声”,不能读作“sēng”。
繁体:
人聲鼎沸
结构:
主谓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59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