扪心无愧
网页全屏
扪心无愧
出处:
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不忍曲作钩,乍能折为玉。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用法: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光明磊落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ㄇㄣˊ ㄒ一ㄣ ㄨˊ ㄎㄨㄟˋ
近义:
光明磊落、问心无愧
感情:
扪心无愧是中性词。
例子:
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他从前总是扪心无愧,以为没有袒护过他。”
英语:
have a clear conscience(peace of conscience)
字数:
四字
反义:
问心有愧
热度:
常用
拼音:
mén xīn wú kuì
解析:
扪:摸;愧:惭愧。摸着胸口自问,毫无惭愧之处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愧悔无地, 愧不敢当, 愧天怍人]
繁体:
捫心無愧
结构:
偏正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104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