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死地而后生
网页全屏
置之死地而后生
出处:
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用法:
复句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
年代:
古代
注音:
ㄓˋ ㄓ ㄙˇ ㄉ一ˋ ㄦˊ ㄏㄡˋ ㄕㄥ
近义:
背水一战
感情:
置之死地而后生是褒义词。
例子:
《北史·刘武传》:“军士去家二千里,后有黄河之难,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。”
字数:
七字
热度:
常用
拼音:
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
解析:
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
成语接龙:
顺接:
[生死不易, 生荣死衰, 生息蕃庶, 生事扰民, 生龙活现]
逆接: [冠履倒置, 高自标置, 头足倒置, 赞叹不置, 轻重倒置]
逆接: [冠履倒置, 高自标置, 头足倒置, 赞叹不置, 轻重倒置]
繁体:
置之死地而後生
结构:
复句式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- 栏目:教育工具
- 使用次数:2230 次浏览
- 更新时间:2023-09-09 08:01:59
-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:https://www.lazytools.com.cn/tool/chengyu.html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