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人工具

首页> 教育工具> 成语大全>

同日而论的意思

同日而论
网页全屏

tóng rì ér lùn

同日而论


出处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论哉!”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。

年代:

古代

注音:

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ㄌㄨㄣˋ

近义:

同日而语、同日而言

感情:

同日而论是中性词。

例子: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国传》:“明公踵伯成之高,全不朽之誉,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!”

英语:

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

字数:

四字

拼音:

tóng rì ér lùn

解析:

犹言相提并论。

成语接龙:

顺接: [论德使能, 论功封赏, 论黄数黑, 论高寡合, 论世知人]
逆接: [迥然不同, 好恶不同, 天下大同, 小异大同, 未敢苟同]

繁体:

同日而論

结构:

偏正式

成语大全工具简介:

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,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,由四字组成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,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成语以其简洁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。